皇冠操作手法教学

《西游记》:沙僧成罗汉后为啥扭头就走?不是回流沙河,是去谢救命恩人!
皇冠操作手法教学
栏目分类
《西游记》:沙僧成罗汉后为啥扭头就走?不是回流沙河,是去谢救命恩人!
发布日期:2025-10-12 02:32    点击次数:72

看《西游记》,沙僧总给人一种“老好人”的感觉——话不多,取经路上挑着重担不喊累,大师兄、二师兄喊他“沙师弟”,听着就亲切。可你知道吗?这么忠厚的沙僧,以前可是玉帝身边的“卷帘大将”,相当于贴身安保队长,地位不算低。那他好好的天庭差事不干,咋沦落到跟闹过天宫的猴子、爱耍滑的八戒一起去取经呢?

这事得从一个天庭宴席说起。那天场面特别隆重,沙僧不知是喝多了,还是有点得意忘形,手一滑,居然把玉帝的琉璃盏给打碎了!玉帝当场就炸了,下令把沙僧痛打八百下,打得他满脸是血、没个人样,之后还不解气,直接把他贬到凡间的流沙河。

这下沙僧可惨了——在流沙河只能靠吃人过日子,更折磨人的是,天上每隔七天就会有飞剑下来,穿透他胸口一百多下,那滋味想想都疼。有人可能会说:“不就碎个杯子吗?玉帝也太小气了,好歹沙僧是贴身侍卫啊!”其实还真不是玉帝小气,那时候的琉璃盏可不是普通杯子,铸造难度大到超乎想象,比金银翡翠珍贵多了。而且这玩意儿只有玉帝、王母这种级别的人物才能用,代表着王族的权威,沙僧打碎的是玉帝的琉璃盏,在玉帝眼里,这就是“以下犯上”,罪可不小。

展开剩余65%

好在沙僧没破罐子破摔,后来跟着唐僧西天取经,一路上忍辱负重,最后总算到了灵山,取到了五千零四十八部经书。可到了雷音寺,玉帝封他为“金身罗汉菩萨”,他却扭头就走,没多停留。关于他去哪了,大家说法不一。

有人说他回流沙河了,毕竟那是他待过的地方,还有熟悉的鱼精虾怪。可这说法不对啊!沙僧自己都说过,流沙河特别冷,怪得很——连鹅毛扔进去都沉底,里面根本没有鱼虾,他在那儿的时候天天又饿又冷,还吃过九个取经人,哪会回去受那罪?

还有人说,他是去找能工巧匠修琉璃盏,毕竟这杯子害得他这么惨,成了他心里的疙瘩。这也不靠谱!沙僧早就皈依佛门了,啥金钱名利、恩怨情仇都看淡了,现在在他眼里,琉璃盏不过就是个装水的盘子,哪还会纠结这个?

那沙僧到底去哪了?其实他是腾云驾雾上天庭了,急匆匆去找一个人——当年在虎头铡下救了他一命的赤脚大仙!

你可能不知道,当年沙僧被玉帝打了八百下还没完,玉帝气不过,叫行刑官把奄奄一息的沙僧拖到杀场上,要用虎头铡斩首。原著里沙僧自己都这么说:“卸冠脱甲摘官衔,将身推在杀场上。”就在众仙都捏着汗,以为沙僧要人头落地的时候,人群里挤出来一个胖乎乎的身影,正是赤脚大仙。他直接越过刑场,跟玉帝求情,让玉帝手下留情,放沙僧一条活路。

没人知道赤脚大仙到底啥来头,也没人听清他跟玉帝具体说了啥,但玉帝皱着眉头琢磨了一会儿,还真答应了——死罪免了,活罪难逃,最后把沙僧贬去了流沙河。不管怎么说,赤脚大仙救了沙僧一命,这份恩情沙僧一直记在心里。

所以啊,沙僧成了金身罗汉后扭头就走,不是去别的地方,就是上天庭谢恩人去了。你想啊,沙僧本来就是个懂感恩的人,取经路上对师父、师兄都掏心掏肺,现在自己得偿所愿了,咋能忘了当年救自己的人呢?这事儿想通了,就觉得沙僧这性格,是真靠谱!

发布于:山西省